时间:2022-11-29 01:18:53 | 浏览:484
李秉喆和儿子李健熙
聪明人的少年都喜欢搞事情,李秉喆也是,贪玩,爱折腾,读了几年私塾后,就嫌弃内容落后,跑到汉城的新式学堂求学。快到毕业时,他又放弃了毕业证,东渡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——这大概是日本吞并朝鲜之后,给朝鲜的为数不多的好处:朝鲜人作为日本国民,可以便利地进入日本接受最好的教育。尽管,朝鲜人仍然只是二等日本公民。
不曾想,留学第二年,因为身体不适,李秉喆又只好打道回府。身体刚好些,又跑回汉城找工作,但四处碰壁,最终一身落魄地回到家里打理农场,这300亩地,就是李秉喆商业之路的开始。
二
此后,李秉喆先后创建过碾米厂、粮食运输公司,赚到了第一桶金。到1935年,他已经是朝鲜半岛最年轻的富豪之一。这时,他又盯上了一门新的生意:土地买卖。
对日本而言,朝鲜就是资源、兵源输出地,掠夺起资源来毫不手软。在日本的残酷压榨下,朝鲜农村一片凋敝,百业萧条,土地价格自然不断下降。李秉喆看准这个商机,开始疯狂拿地:用工厂做担保获得贷款买地、用土地做抵押继续买地,俨然是杠杆资金、浮赢加仓的期货炒家。
整个1930年代,是李秉喆商业帝国起步的岁月。却也是朝鲜爱国志士与日本殖民统治者殊死搏斗的岁月。
1932年4月29日,上海虹口公园,朝鲜志士尹奉吉混入日本人的“淞沪战争祝捷大会”现场,奋力一掷,饭盒炸弹飞向台上的日本正要,一声巨响,白川义则大将当场死亡,后来的日本外相重光葵断掉一条腿。
但这并不能带来朝鲜命运的任何改变,相反,随着日本全面战争步伐加快,李秉喆及整个朝鲜半岛都笼罩在了战争阴云之下。
日剧时期的朝鲜
三
1937年,中日战争爆发,为扩充军备,日本政府命令银行全部回笼资金,银行抽贷,使得李秉喆现金流断裂,不得不将手上的土地、碾米厂和运输公司陆续卖掉,才还清贷款,多年辛苦,此刻回到原点。
之后,李秉喆重新进行了一番为期数月的市场调查,决定向中国东北出口朝鲜特产的果品、蔬菜和干。依靠向东北出口农产品和生产制作面条,李秉喆迅速再次重新积累起了一桶金。之后他又收购了一家酿酒公司,大赚一笔。
1938年3月,在朝鲜半岛东南部的大邱,连续创业者李秉喆成立了“三星”公司。在朝鲜语里,“三”有“大、多、强”的意思,“星”则有清澈明亮和永放光芒的意思,两个字组合在一起,朗朗上口,寓意吉祥,非常讨喜。
但随着太平洋战争全面打响,日本开始对朝鲜实施严苛的经济管制,李秉喆旗下的三星商社和酿酒公司,又成了掠夺对象,亏损严重,不得不停产。
1938年3月1日李秉喆在日治朝鲜大邱成立的“三星商会”
四
高丽民族虽然极具勇气和血性,但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,使得他们千多年来始终只能依附周边大国周旋生存。从1592年的壬辰倭乱,到日据时代后的独立运动,小国寡民的朝鲜,始终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。
1945年,日本独立,但在美苏的把控下,朝鲜一如德国那样,无法走向统一,而是走向了南北分治。然后,是三年朝鲜战争;然后,战争结束,韩国虽然有美国军事安全保护,经济却远不如北方,简直是一贫如洗。直到1960年,韩国仍然是全球最穷困的国家之一,人均GDP只有80美元,仅有北朝鲜的三分之一。
但李秉喆显然走在了韩国人的前面。1945年,他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要贵人,从美国回来的李承晚。李承晚跟李秉喆之父李赞宇是旧相识,两人都曾是韩国独立委员会委员,对于这位故交的儿子,李承晚十分看重。
1945年10月,李承晚来到大邱视察。李秉喆也在参与欢迎的大邱市工商人士中,晚宴上,李承晚拍着李秉喆的肩膀,一番夸奖之后,便盛邀李秉喆到汉城来坐坐。
1948年,李承晚当选韩国建国后第一任总统,并在此后连任三届。而李秉喆也在1948年建立了新公司“三星物产”,继续从事国际贸易,将战后必需品大量进口到国内。公司运营一年后,便达到了同行业第七位。
从这时起,三星帝国便烙上了抹不去的“红顶商人”印记。
五
不曾想,1950年朝鲜战争忽然爆发,在汉城的整个三星企业和财产,连同整个汉城一起落入了北韩军之手。李秉喆再次被打入低谷。
然而,他的几位老朋友,不仅帮他维持了“朝鲜酿造”的正常运转,而且还交给他辛苦赚来的3亿元钱。李秉喆一贯的知人善任和和“用人勿疑,疑人勿用”,此时收到了最好的回报。之后,李秉喆携家来到釜山,从一间15坪的房子开始,建起了“三星物产”株式会社。1951年当年,三星便实现了净资产当年增长20倍的奇迹
李秉喆总是走在时代前列。在战争期间赚得盆满钵满时,他却很清楚,战争不会一直进行下去,发战争财的进出口贸易,迟早会被人卡脖子。因此,他在三星的进出口贸易最好时,断然决定转型制造业,聚焦“产业进口替代”。
1953年,三星集团建造了韩国第一家大型制糖企业,第二年又成立了“第一毛织株式会社”,着力推动糖业、毛纺织业国产化,对韩国本国工业的发展无疑居功至伟。1956年,韩国对糖的进口量便从最初的100%,下滑到7%,三星则占据了国内9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三星集团建造的“第一毛织株式会社”
1960年,三星第一毛织的资本,也从最初的1亿韩元,增加到了30亿韩元,而李秉喆也因此获得李承晚题写“衣被苍生”相赠。
此间,三星已经成为跺跺脚晃动韩国经济的巨无霸,李秉喆则多次强调,他“不是三星公司的董事长,而是国家的董事长”,俨然是陶朱公和范仲淹的合体。
不过,任何红顶商人都一样,依赖政治起飞,却也必然会因为政治而遭遇灭顶之灾,胡雪岩、盛宣怀遭遇过的,李秉喆注定也要遭遇一遍。
不久,随着李承晚的倒台,李秉喆和三星的噩运也降临了。
(未完待续)
撰文:毛剑杰
编辑、排版:渡桢
此前,多方媒体报道称,京东方已成功进入苹果iPhone13供应链名单,将为iPhone13系列供应OLED柔性屏。报告中提到,京东方正在将旗下的第六代柔性OLED工厂(B7、B11和B12)转型,用来给苹果生产面板,并逐步将LTPSTFT升级为LTPOTFT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去年,iPhone12系列未发布之前,苹果供应链相关人士称,京东方成为苹果供应链厂商,将为iPhone12系列提供OLED面板。5月12日,韩媒再次报道称,京东方其实是无缘为iPhone13系列提供LTPOOLED面板,但依旧会提供普通的柔性OLED面板,被应用于iPhone13/mini两个版本中。
虽称霸LCD市场,在OLED仍需赶超京东方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面板显示器公司,目前是全球最大液晶屏供应商。京东方2012年已在北京建立OLED试验线进行相关研发工作,2017年首条柔性AMOLED显示屏生产线量产,成功打破了三星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。
近日,手机中国注意到,根据《中国台湾电子时报》所报道的消息,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在2023年推出的旗舰手机和智能手表等产品,可能会搭载由中国屏幕厂商所生产的OLED面板。据悉,三星此举主要是为了降低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,同时推进自家供应链的多元化。
在大尺寸领域,无论是LCD、OLED,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,京东方、TCL华星、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。如今,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,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。
不过这则公告出炉后,也有网友表示,别那么激动,京东方之所以这么年,还不是因为三星在逐步退出LCD市场,才成就了京东方。说真的,过去的这几年,这种说法一直很多,很多人都在讲,京东方之所以成功,原因就是三星、LG等嫌LCD利润太低,技术开始淘汰了,所以将原来的生产线变现卖给了京东方,自己去研究生产更先进的,利润更高的OLED、miniLED、MicroLED屏去了。
京东方作为华为、苹果和三星的供应商,是不是就意味着京东方开始走上了超越三星显示之路呢?二是国内屏幕厂商的技术越来越成熟,目前技术水平足以为苹果和三星提供产能服务,这是五年前很难想象的,这说明在全球手机供应链中,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历练,在屏幕等环节已经闯出了一条自给自足和为全球产能服务的道路。
而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于2018年12月开工,2021年12月28日宣布量产,占地约97万平方米,投资465亿元,由京东方全自主设计、开发和建造,采用全球领先的主动有机电致发光AMOLED技术进行研发生产,聚焦中小尺寸高端显示市场。
据报道,业界有消息称三星电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、推进供应链多元化,2023年推出的智能手表及旗舰手机预计将搭载京东方及TCL华星的OLED面板,此举引发韩国业内担忧。(界面)
百年金奖辉煌,是为纪念1915年茅台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,并且完整继承了国宴茅台酒的所有优秀特征。在黄釉陶瓷酱瓶上,遒劲舒朗的“百年金奖辉煌”字样和巴拿马金奖百年专属标志展示出非凡的尊崇感。经常蹲守我们直播间的朋友应该不陌生。